English

京城产权交易如何面对50:1

1998-09-18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9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市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举办了北京市’98企业改制资产重组洽谈会。据记者了解,为了筹办这次产权交易性质的洽谈会,北京市产权交易中心这家准政府的机构进行了多方面的精心准备,他们一方面发动了北京市50多家小型国有企业克服重要的“心理障碍”勇敢地明码标价挂牌上市,另一方面还在首都的多家报纸刊登大幅广告以招揽客商和买主,并且在事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郑重承诺,凡是在洽谈会期间一次性连同企业职工买断的收购方都将获得30%的价格优惠。尽管条件优厚,但在洽谈会结束后仍然没有一户企业被收购,在总数50多户的小型国企中,签订了合作意向的有5家,正式签约的只有1家——方式是合资合作。

如果就此次京城资产重组企业的资产质量来说,并不属于那些质次价高一类的产权商品。记者浏览了一下上市交易的企业,尽管不能从中看出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从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和产品销售率几项指标来判断企业的资产状况还是能够接受的,甚至有些企业的产销率和土地价值还很高。那么,并不是太坏的产权商品为什么乏人问津呢?在洽谈会期间,记者有意识地采访了一些到会的客商。一位投资公司的高级主管是这样评价洽谈会的:“如果从收购企业的角度来讲,北京的国有企业收购成本太大,尤其是京城的国有企业职工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如果单纯利用企业的土地进行合作搞开发的话,一方面是目前的地产市场不景气,另一方面合作开发会带来很多的扯皮现象。”还有一位企业界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批上市的小型国企,尽管行业门类涉及了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传统产业,而这些传统产业北京市的企业又无优势,加之小企业留不住人,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都流失的差不多,这样就使这些企业很少能够拥有自己的专有商品和专利技术,而投资者当前非常看重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所以人才匮乏也是影响企业投资收购的重要原因;另有一位长期从事产权中介的人士也向记者流露出了遗憾,他说:偌大的一个官方产权市场却没有一套完善的鼓励行业发展的政策。

其实,北京产权交易的低迷是当前整个经济状况连在一起的。试想,北京的市场环境在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诸如“写字楼热”、“商厦热”、“酒楼热”、“保龄馆热”等等的潮涨潮落之后,投资者自然会变得冷静和清醒得多,因为谁也不想在充满了过度竞争的市场中被深度套牢。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京城产权市场的活跃还要寄希望于宏观面上经济的走强。

摘自《中华工商时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